钙钛矿晶体的消色差1/4波片特性
双折射是光学晶体的基本光学特性之一。当一束光透过双折射晶体,会分解成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改变晶体厚度,可以调控两束光的相位差,制备出具有不同偏振调制特性的1/2波片、1/4波片(相位延迟器)等光学元件,在光通信、显示和偏振光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由于折射率的色散特性,基于传统光学设计方案的波片只能在特定波长工作,不能满足光学系统集成化的发展。如何制备消色差的波片成为光学领域重要的技术挑战之一。
鉴于此,北京理工大学钟海政教授、张用友副教授、王涌天教授以及兼职教授Greg Scholes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共同合作,首次报道了基于钙钛矿晶体的宽波段消色差1/4玻片,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图1:钙钛矿晶体可在宽波段实现线偏振到圆偏振的调制
该成果以“Solution-Processed Inorganic Perovskite Crystals as Achromatic Quarter-wave Plates”为题发表在 Nature Photonics。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021届毕业生陈小梅博士, 2018届毕业生路文高博士、2019届毕业生汤加伦博士是论文的共同作者。
Cs4PbBr6是一类具有零维钙钛矿结构的新材料,其特殊的绿色荧光特性引起了领域内的广泛关注。研究人员研究了钙钛矿晶体的偏振调制特性,发现了内嵌CsPbBr3纳米晶的Cs4PbBr6晶体的消色差1/4波片特性,在532-800 nm宽波段内可实现消色差的偏振调制。
早在2018年2月,研究人员就已经报道了厘米尺寸Cs4PbBr6晶体的制备和发光特性(相关报道>>>);
测试结果表明,入射光垂直于晶体的(024)晶面,在532 nm和633 nm波长激光入射下,无色晶体对线偏振入射光几乎没有调制,而绿色晶体可以将入射的线偏振光调制为圆偏振光,所获得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重复周期符合1/4波片规律。实验中涉及的测试细节及结果示意内容参见视频。
Chen, X., Lu, Wg., Tang, J. et al. Solution-processed inorganic perovskite crystals as achromatic quarter-wave plates. Nat. Photon. (2021).
论文地址: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1-00865-0
文章来源:中国光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