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是三维尺寸均在纳米尺度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在受到光电刺激时根据其组分和尺寸不同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由于量子点可作为纯净的光源,大幅提升显示色域,因而成为新型显示技术发展趋势。

 

常见的量子点材料包括II-VI族的镉系量子点、III-V族的磷化铟量子点,其合成需要复杂的高温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废液,材料成本非常高。该类量子点用于制备高色域液晶显示所需的量子点膜面临产品不均匀、良率不高、环境不友好等问题。

 

致晶科技自主开发的颠覆性原位制备技术,省去了传统量子点复杂的化学合成过程,将钙钛矿量子点的生成与薄膜涂布生产合二为一,大幅提高了薄膜的生产效率和良率。利用此技术开发出钙钛矿量子点膜,具有低成本、符合RoHS标准等优势,是传统量子点膜理想的替代产品。

 

 

 

 

 

 

量子点膜材料体系

镉系

磷化铟系

钙钛矿系

材料

CdSe/CdS、CdSe/ZnS等

InP/ZnS

CsPbX3、CH3NH3PbX3

合成工艺

热注入式批次合成,工艺复杂,无法连续化生产

室温一步合成,可连续合成,

放大工艺无量级限制

性能

量子效率

>90%

70-80%

>90%

半峰宽

<30 nm

50-70 nm

<30 nm

稳定性

中等

色域

100-110%NTSC

80-100%NTSC

110-120%NTSC

膜片价格

很高

环保标准

含镉,RoHS要求<100 ppm

无镉,符合RoHS要求

无镉,符合RoHS要求

知识产权

国外控制

国外控制

致晶科技

各体系量子点对比

钙钛矿量子点膜原位制备工艺及特点

生产工艺简单

 

原料一步混合,仅需一次涂布即可在阻隔膜表面

原位生成量子点,制得光学膜产品

 

更低成本

 

一步配料,原料利用率接近100%

 

符合ROHS标准

 

零镉含量

 

 

了解更多

钙钛矿量子点原位制备技术

更高发光效率

 

量子点分散性好,不易团聚,亮度效率不降低

 

自主知识产权

 

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